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2年3月25日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冯 晨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市十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提案概况和办理成效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全体政协委员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和“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关注人们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899件,经审查立案885件。截至2011年6月,所有提案已全部办复。其中,已经解决或采纳的达335件,占38%,列入计划解决或拟采纳的480件,占54%,用作参考的70件,占8%。提案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承办部门的大力支持,办理机制更加健全,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办理效果更加明显。据反馈征询意见表显示,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满意率达99%。
围绕第一要务,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市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围绕推进东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要务,分别就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招商引资、建设创新型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提出提案160余件,助推全市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委员提出的《关于完善政策环境,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提交有关方面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调研论证,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成立专门机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沿海聚集,使沿海尽快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市发改委采纳经济界委员建议,积极谋划沿海开发,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市水务局吸纳中共界委员提出的尽快实施三仓河东延工程的建议,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沿海地区发展用水问题。市科技局充分吸纳科技界和工商联界委员建议,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市人社局在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积极采纳委员意见,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基金,重奖创新创业贡献突出人才。
围绕全面小康,合力推进社会事业。市十二届政协期间,适逢我市在苏北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开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新征程关键时期,广大委员围绕全面小康各项指标的实现,认真调研,广献良策,合力推进涉及小康实现程度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委员们先后围绕教育、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提案210多件。西溪景区管委会重视社会科学界和特邀界委员关于加快西溪开发的建议,强化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先行,认真做好西溪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妇联界和民族宗教界委员提出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的建议后,市旅游局积极完善工作机制,修编旅游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精品线路,强化宣传推介,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市文广新局采纳台侨界委员对东明电气股份公司旧址尽快修缮的建议,经过向省争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了东明电气旧址。市卫生局采纳工会界和医卫界委员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发挥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大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大病统筹制度,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九三学社和教育体育界的委员关于开展对口培养、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和改革台城初中招生办法等建议,均被市教育局吸纳到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围绕共建和谐,倾力关注民生改善。本届政协以来,委员们围绕城市交通、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提出提案410多件。关于改革公交运营体制、改进运行线路、延长线路里程、更换公交车辆、修建公交站台、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群众出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市交通局在城市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千方百计办理落实。市住建局采纳社会科学界委员提出的组织实施台城老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将改造老小区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分批推行老小区封闭式物业管理,受到市民欢迎,为文明城市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政法委在收到共青团界委员的建议后,牵头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机构,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力度。市卫生局、人社局积极采纳农业农村界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高养老标准,扩大保险覆盖面。
二、主要工作及做法
市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我们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打牢工作基础,狠抓工作关键,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涵,努力促进提案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强化引导,不断提高提案质量。提案质量事关委员履职的效能和对东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我们正视提案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力求委员的提案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广泛调研,超前谋划。在每年年底提前向全体委员发出预备通知,要求委员深入基层听取民意,认真调研,在政协工作组、委员联络组会议上围绕提案选题集中讨论。在全会期间,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委员讨论交流完善。落实措施,激发热情。每年全会后,将重点提案整理后通过《东台日报》向全体市民公布。选择部分委员参加提案答复函过堂,让提办双方面对面交流。在组织督办提案时,邀请提案人参加,充分听取提案办理意见。定期组织优秀提案评选表彰,不断激发委员的责任意识和撰写提案的工作热情。认真审查,慎重立案。提案委对全会期间初步立案的提案逐一进行二次审查,对立意较好、但所提问题不够明确的提案,主动上门与委员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共同充实完善。对少数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提案,耐心向委员做出解释,并说明不予立案的原因。对事关大局的重要提案,市政协领导主动登门与提案人沟通,帮助研究完善。
突出重点,不断增强办理实效。重点重抓,强化重点提案办理。对涉及全局、反映集中的提案,及时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交办。对重点提案,提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由政协主席、副主席负责督办。对已经落实到位的提案,采取集中汇报的形式,由主席会议专题评议。对涉及部门多、办理难度大的提案,由主席带队,请市政府领导参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共同协商落实办理。本届政协一次会议以来,分别围绕台城老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增强青少年体质、帮扶中小企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做好乡镇合并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等方面的提案,组织专题督办,取得较好的办理效果和社会影响。沟通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有关治理城市内河环境、加强市区集贸市场的规划建管、整治交通秩序、建立沿海地区公立医院、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本着对提案的重视和对委员的充分尊重,市政协通过约请市政府领导和提案人联合督办,承办部门在办理中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逐步使提案得到落实。通过公开办理,委员也能更多地了解、理解部门工作,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强化督查,促进提案办理落实。2010年10月,市政协在听取相关部门办理重点提案情况汇报后,针对存在问题,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再次组织召开督办会议,进一步督查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及落实措施,对其中两件年内未能落实的,要求下年度继续办理,并跟踪到位。2011年11月,市政府专题听取市政协“百名委员评提案办理”活动情况汇报,并要求全面了解当年所有提案的办理情况,督促落实。在督查汇报会上,市政府对提案办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近年来许多委员关心的在老204国道沿线架设路灯等积案明确了办理责任和措施,推动了提案的落实。
注重研讨,不断激发工作活力。本届政协任期以来,分别围绕如何提高委员提案质量、如何提高提案工作质量、如何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开展多层次专题研讨活动,对优秀研讨文章进行表彰奖励,并在政协期刊上发表,为提案工作注入了活力。《人民政协报》、《新华日报》、《江苏政协》期刊、《盐城政协》期刊和上级政协网站多次介绍我市提案工作的做法。在盐城市提案工作座谈会上我市政协做了经验介绍,进一步扩大了我市政协提案工作的影响力。
三、做好今后提案工作的建议
市十二届政协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新一届政协即将履职,肩负起新时期的重任。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现向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建议:
与时俱进,推进机制创新。根据新时期提案工作的新要求,及时修订我市提案工作规定,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提请市政府共同研究制定加强我市提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市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实施办法和提案办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提案工作的良性机制。
搭建平台,推动方式创新。积极探索提案网上工作系统,为委员们在闭会期间提交提案提供互动平台。开设《提案跟踪》专栏,加强对委员提案知识的培训,开展委员与委员、委员与专委会、委员与工作组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优秀提案评选办法,加大表彰力度,调动委员撰写高质量提案的积极性。
聚合力量,推动办理创新。通过邀请专业人士和群众代表参与提案公开办理等形式,促进提案办理、落实更加科学合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和工作组、联络组的积极作用,加强与重点办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和协调提案办理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委员长期关注难以解决的问题,主动争取政府支持,形成合力。同时要协同市政府加大重点承办部门办理提案的透明度,让委员和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政府及部门的努力,强化承办部门认真办理落实提案的责任,促进提案落实。
各位委员:做好提案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东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的发展定位,把我市政协提案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为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