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人类社会取得一切进步的原动力,绿色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对企业同样如此。东台企业必须致力创新,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为此,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实现差别化招商政策,为东台经济发展汇聚更多的源头活水
一方面要根据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抬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让差项目不得进来。另一方面要瞄准“高轻新绿强”项目,在提高招商引资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力度,特别对“生态+”项目,要做到“另眼相看”、区别对待,除享受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一般项目的相关优惠政策外,还要制定出台更具激励性的政策,建议市出台指导意见,当然只能是宽泛的、原则性的,具体要根据项目的产业层次和规模大小,在项目洽谈时灵活掌握,让好政策撬动更多的好项目在东台落地生根。同时建议市组织项目评审时,对项目享受的全部优惠政策进行把关,保证招商引资不突破政策底线,而且项目越好政策越优。
二、重视培育产业行业组织,激发企业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
企业发展犹如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终究是少数,而后面的和中间的大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层次不高、产品低端无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我市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措施实、效果好,如全市科级干部挂钩到企业,职能部门主动服务,“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为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激发企业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才更具有根本性,而内生动力来源于对产业发展走势的准确把握,来源于对自身发展水平的清醒认识,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组织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行业协会、行业商会、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等产业行业组织,因其是企业自己的组织,而且聘用的是专业人士,其信任度、影响力、专业性都很强,在助推企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产业行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作为经济类社团组织的主管部门,工商联更责无旁贷,将通过扎实工作,积极宣传引导,精心培育典型,全程跟进服务,让更多的产业行业组织应运而生,引领东台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三 、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关停落后产能和环保不达标企业。
落后产能和环保不达标是一对孪生兄弟,必须重拳出击、标本兼治,特别要大力推进“263”专项行动,让东台的天更蓝、水更清,生态更美。要建立起全覆盖、立体式、多渠道的监管体系,执法部门要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加大检查的频次,对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存在先天不足,未通过“三同时”验收的,不得迁就照顾,不再给予一段时间的缓冲期,而是在无条件关停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对一些具体问题再进行磋商、研究和会办。对那些受利益驱动,环保设施未正常运行,存在偷排偷放的企业,要严查重处,通过提高违法成本,让相关企业不敢再越雷池半步。要发动媒体和社会参与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凡举报并经查实的要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经济发展更多地惠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让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