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社情民意

农民群众盼望乡村“亮”起来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作,内畅外联、结构合理、衔接顺畅、循环通达的农村道路交通综合体系逐步完善,广大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释放的红利。如今的农村道路已成为农业的振兴路、农村的发展路、农民的致富路,不仅为群众出行带来便利,更为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开辟了康庄大道。但目前,我市仍有不少农村道路未安装路灯,夜间漆黑一片,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人民群众关于推进农村道路亮化工程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出行的需要。农村道路人流量、车流量、物流量快速增加,农村居民夜间出行的情况越来越多,农村道路亮化程度低,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夜间出行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农村道路亮化程度不高,给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一些农村主要道口监控也难以发挥作用,容易诱发盗窃、抢劫等刑事案件的发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平安东台”建设。

三是塑造农村形象的需要。农村道路未安装路灯,与我市城区夜间“灯火通明”的繁荣景象形成了强烈反差,拉大了城区与农村的差距,不符合我市打造乡村振兴“东台样本”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塑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形象。

推进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建议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摸排、掌握实情。在确定具体牵头、实施部门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四级以上公路亮化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摸排,全面、及时地掌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谋划、推进我市农村道路亮化工程,避免无序、盲目实施。

二、制定方案、分步实施。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制定农村道路亮化工程实施方案,采取“分步走”策略,先对农村主干道、村居社区的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集中居住区进行亮化,再对次要、一般道路进行亮化,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实现农村道路亮化的全覆盖。

三、科学规划、落实资金。农村道路亮化应鼓励和倡导采用风能、光能、LED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对采用风能、光能 LED等环保新技术的,由市财政拨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要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优化路灯选材和设置,保证照明效果。同时,要加强工程验收、监督,严防农村道路亮化工程“有灯无光”,变为“面子工程”。

四、加强养护、力求长效。要着力构建农村亮化工程的长效机制,对农村道路路灯养护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可考虑实行政府投资与群众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以加强对路灯的巡查、修复和养护,并根据季节合理确定路灯开启和关闭的时间。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