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建言献策

姜晓兵——优化提升城市能级 更好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

优化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居住品质和民生温度,建设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城市,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竞争优势。城市是服务居民的,便民惠民安民乐民是优化提升城市能级的基本要求,也是街道社区的主要功能。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民生福祉为导向,以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主城区街道、社区两级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主次干道路网建设,完成背街后巷微更新,完善城市路网体系,高标准打造鼓楼邻里中心、玉带会务中心和望海、八林等完整社区,城市能级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残疾人作为城市居民中的特殊群体,同样感受到城市能级提升带来的变化,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以及城市更新、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中一体化推进无障碍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残疾人舒适出行、生活提供便利;扎实推进以东台镇康泰“残疾人之家”为重点的残疾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让残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设置扶残助困“一件事”综合窗口、共享辅具服务驿站等助残服务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社会便民服务。

我市在实施城市能级提升、强化街道社区功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特殊性、类别化、多样化需求方面,仍有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作为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完整性、系统性、衔接性还不够足,盲文站牌、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等设施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少数无障碍坡道的坡度较大、盲道连接被障碍物阻断,无障碍设施管理维护存在短板,使得残疾人无法实现无障碍安全出行。另外,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有待加强,特别是残疾人在信息化、网络化遇到的诸多障碍,成为融入现代社会的“数字鸿沟”。

在公共活动空间方面,残疾人专有活动场所明显不足。近年来,为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康复、照料、就业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大力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让残疾人在专有的公共活动空间享受更好的服务。而目前就城关镇东台镇而言,只有一家镇级“残疾人之家”,18个社区均没有建立“残疾人之家”,难以满足社区内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日间照料、康复训练、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在社区便民服务方面,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不够到位。部门之间加强联动,统筹各类服务资源,市、镇、街道社区联动互补的残疾人服务网络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作用,服务残疾人工作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与残疾人实际需求还不相适应。将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信息,扎实开展入户访视、社区照顾、邻里互助以及帮办、代办等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街道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绝大多数不是专职,且事务繁杂,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初心和本源。通过全面强化街道社区功能,特别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活动空间、社会便民服务等方面重点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让残疾人全方位感受到城市温度,更加平等自信地融入社会。

更高标准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和重要体现,既折射城市发展和进步,也体现社会的关爱和友好。今年,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对城市主次干道以及车站、政务服务中心、医院、银行、公园、大型商场、公共卫生间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情况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实地查看体验各类场所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标识、低位窗口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认真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力求将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抓实抓好,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解除生活与出行的障碍,让残疾人专用标志等无障碍设施成为我市最温暖的符号。同时,聚焦街道社区服务阵地、小区楼栋、商户门店、公园绿地等场所,统筹推进无障碍社区建设和完善,持续优化居民出行环境,营造贴心环境,擦亮幸福底色。

更高层次打造残疾人专有活动空间。“残疾人之家”是专门为残疾人打造的温馨家园,依托公共服务设施,集日间照料、社区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也是残疾人自己的专属活动空间。最近,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对加强村(社区)“残疾人之家”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残疾人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引导有条件有社区加快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与“残疾人之家”结对共建,加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爱心组织的沟通联系,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与残疾人常态化对接,定期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共同赋能“残疾人之家”建设。在做实做强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就业的基础上,组织举办残疾人读书分享活动,争创“书香残疾人之家”,结合社区现有资源优势推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真正打造成为残疾人服务阵地,在社会树立残疾人服务品牌,用多样化服务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更高质量精准提供社区便民服务。统筹做好残疾人“民生保障”与“精准服务”这篇文章,整合资源,拓展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工作与街道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强化助残公共服务,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全面改造升级设立残疾人综合服务窗口,开通残疾人业务办理绿色通道,让残疾人在更便捷、更舒心的服务中获得更细致、更满意的体验和服务。同时为辖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政务服务帮代办、上门办等,全面提升办事便利度,让残疾人享受服务“零距离”、办事“零跑腿”。开展特色帮扶服务,结合街道社区特色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暖心便民服务,结合“助残日”等各类活动节点,广泛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就业、维权等知识,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创新“网格+助残”服务新模式,扎实推进“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常态化助残帮扶机制,让残疾人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爱。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