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盐城市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公益、普惠、优质、特色幼儿园建设,多途径增加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于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总量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家长渴求品质有保障,收费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
一、公办园、民办园现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全市现有幼儿园(含办园点)88所,其中成型园64所,每所幼儿园覆盖常住人口1.1万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全市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幼儿达85%;有江苏省优质幼儿园39所,盐城市优质幼儿园11所。有幼儿专任老师1310人,近3年招录公办编制幼儿教师140多人。“十三五”以来,全市共投入2.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所,新增校舍面积2.49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生源增多,承载力不足。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新建小区快速增多,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城区公办学位仍然比较紧张,市区幼儿进入公办园的压力将会增大,适龄幼儿将无法就近入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问题更加突出。二是民办收费,普惠相对少。目前市区的近10所民办园中,绝大部分都是中高端民办园,民办幼儿园普惠性不够,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家长望而却步。三是幼儿教师,占比还不够。公办教师编制空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少数幼儿园缺乏专业的幼教和管理人才,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市学前教育质量。
三、工作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布局。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幼儿园数量、分布、规模,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我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加大投入力度,对部分需要建设改造,增加设施设备的的公办园,有条件的可以扩大规模,以满足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招聘专业的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升公办园师资和管理水平。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健全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联动管理机制,确保配套幼儿园与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同交付使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要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并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补和支持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