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挖掘整合利用红色资源,形成了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照金干部学院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盐城市内大丰、射阳、阜宁等地分别建成狮子口会师纪念馆、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不断加大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几年,我市在注重整合红色资源、发掘典型事迹、开发特色教材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市红色教育基地仍存在规模相对较小、设施陈旧落后、布局较为分散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快实施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工程。
一是深入挖掘史料。积极协调党史、档案等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查找完善档案资料,做好有关史料实物的收集陈列。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史实资料,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等,挖掘各类收藏线索。在报纸、网站等媒体公开发布史料征集信息,广泛收集文物史料,全面客观地还原历史事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专项资金,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加强对现有红色教育基地的升级改造,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确定项目。重点加大在道路交通、服务设施、陈列布展、宣传推广、修缮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红色教育基地综合接待能力,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把教育活动与推进建设有机结合,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和参与基地建设。
三是注重提档升级。按照“有场所设施、有纪念馆或陈列室、有文物史料、有特色主题课程、有教学管理方案、有专职讲解员”的“六有”标准,不断壮大和丰富红色教育基地的规模,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红色教育基地格局,高标准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按照“一基地一特色”的思路,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红色教育基地布展经验和展出方式,借助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