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国庆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茶话会上的讲话
祁 彪
(2009年9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东台市委,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东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民警、劳动模范、企业家表示节日的问候!向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东台跨越发展的市政协各界人士和人民团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以来为东台发展倾注心血、忘我奉献的历任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60年波澜壮阔,60年沧桑巨变,60年硕果累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破浪前行,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出举世瞩目的华章。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从封闭半封闭到直接关系全球经济复苏,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小康。东台和全国各地一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综合实力持续跃升。60年来,勤劳务实的东台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发展成就。计划经济年代,东台综合实力比肩苏南、领先苏中、冠压苏北,赢得了“金东台”的美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建市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两度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成为江苏长江以北唯一的县级中等城市、苏北首家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潜力县(市)、全国百佳创业示范县(市),连续九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行榜。与建国初期1950年财政收入23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591万元相比,2008年这两项指标分别翻了11番和10番。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们坚持不懈推进结构调整,东台实现了从粮棉油为主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工业的重大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苏北乃至全省的前列,创造了“棉花两超百万担”等辉煌业绩,农业增加值自1996年起连续12年全省第一。工业起步较早,上世纪70年代末就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较好的工业体系,乡镇企业蓬勃兴起;90年代末率先在苏北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民营化改造,磊达、峰峰、马佐里等一大批规模企业裂变扩张,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骨干,更多的企业在脱胎换骨的改造中重新获得生机活力。新世纪以来,我们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协调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78年的62.7∶20∶17.3,调整为2001年的33∶37.1∶29.9,优化为2008年的18∶48.4∶33.6,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和生物及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并驾齐驱,跨越争先的动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正向着江苏沿海中部现代化工商业城市迈进。城市从仅有一条“七里长街” ,到建成新东路、金海路,再到连续五期旧城改造、跳出老城建新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文东台、水绿城市”的特色魅力逐步彰显。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7.8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人口从3.5万人发展到25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从70年代建成“三河一路”,到实现交通、水务、供电、通讯、文化教育、广电、医疗等城乡一体化,创成一批省级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城市化率达43.8%、农村楼房率达67%。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不懈改善民计民生,人民群众的富裕度、幸福感日益增强。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同步推进文化、体育、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中国少儿二胡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发绣艺术之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实现全覆盖。注重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去年全面小康实现值达96分,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全面小康三大核心指标率先达标。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四位一体,历届领导班子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努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社会各界人士合力同心,共建“和谐东台”。全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2005年、2008年顺利通过江苏省文明城市复查验收,连续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成为“全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市)”。
人民政协与新中国相伴而生、一起成长。人民政协60年的辉煌岁月,是团结联合,为实现祖国富强统一、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追求的60年;是同舟共济,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的60年;是探索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懈努力的60年。东台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组织,1954年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颁布后,于1956年2月27日正式成立人民政协东台县委员会,是全省率先组建政协地方委员会的20个县之一。54年来,历届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各层次的会议和多种协商议政形式,对全市大政方针、重大改革方案和重点工作的开展进行广泛协商;通过组织视察、反映社情民意、民主评议和特邀监督员等形式,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展民主监督;通过建议案、提案、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参政议政;通过积极参加招引重大项目、推进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直接投身经济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通过改革创新,形成的很多好做法和好经验,得到国家、省、盐城市政协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实践证明,东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包含着市政协的积极参与和辛勤努力,凝聚着历届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对此,市委、市政府不会忘记,116万人民不会忘记,东台的历史不会忘记!
60年的奋斗历程丰富多彩,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第一要务,就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大办乡镇工业、率先发展市场农业;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期,果断实施企业改制、启动开发区建设、重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全民创业等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各个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顺时应势抓机遇,求真务实攻重点,全力以赴快推进,才能不断开创东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我们要按照省委梁书记视察东台时提出建设“金东台、大东台、美东台”的要求,紧紧抓住沿海开发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全部工作纳入沿海开发大背景中去考量,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拉产业链、建特色区”,综合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和生物及医药产业,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力争走在全省沿海开发的最前列,不断推进东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惠民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计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致力繁荣商贸流通、扩大就业再就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近年来,连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舒适感、安全感日益增强,多少代人孜孜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在苏北大地率先成为现实。实践告诉我们,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统筹兼顾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三是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几年是我市实施沿海大开发,谋求大突破、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迈向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市政协大有可为。坚持以发展的思路引领政协工作。紧扣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发挥好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服务发展的作用。围绕助推沿海大开发,在建设“江苏沿海滩涂第一围”、完善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链条设计、实施城市和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开发“港城、港区、渔港”等方面,为市委、市政府多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围绕服务企业保增长,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破解资金技术难题,督促各项涉企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围绕猛攻投入调结构,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招引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来我市投资兴业上项目;精心组织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开展调研、视察和监督活动,促进项目快投入、快建设。坚持以民主的理念推进政协工作。继续加强同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联系,不断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积极把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与各阶层、各界别团结合作、协商共事,加快我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开拓政协工作。认真学习深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使政协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的领导,市委定期听取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市政府坚持定期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听取建议,征求意见。各镇区、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人民政协开展调研、视察等工作,认真对待来自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对提案和建议的落实,及时进行答复。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建设“金东台、大东台、美东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