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昭示着人民政协的地位将更加突显,发挥作用的天地将更加广阔。
然而在基层,不少人认为政协虽为政权组织的四家班子之一,但仅仅是发发言而已,权力是“软”的。究其原因,我们的政协委员是由界别推荐产生,并不像党代表、人民代表是选举产生,相对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也不如党代表、人民代表有表决选举权,影响力相对有限。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往往是隐形潜移默化的,没有刚性约束力。
如何坚持政协委员身份自信,在充分履职中彰显委员风采这值得我们深思。
政协在少数人的心目中处在“二线”,而全国政协常委会报告强调:“从事人民政协工作的同志,无论是政协委员、还是机关干部,都处在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第一线,处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第一线”。而从政协人员组成看,机关干部都是从基层或机关提拔、交流而来,具有各条战线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政协委员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商界精英、学界名流、社会贤达,他们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政协组织人才集聚,联系广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可谓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理应坚定身份自信,充分发挥优势,围绕三大职能“真协商”、“敢监督”、“实参政”主动作为,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政协委员风采。
摸清实情“真协商”。政治协商是政协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就要求我们对所要协商的内容,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还是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的实施等,在协商之前摸清实情,对不切实际的要敢于说“不”,并能提出中肯建议。
深入调研“敢监督”。民主监督是政协对国家宪法、法律、法规、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的有效形式。在实施民主监督时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要敢于诤言进谏,仗义执言。同时又要善于监督,既“把脉看病”,更要“处方抓药”。帮助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出主意,想办法,从而促进问题解决。让被监督者感到,政协的监督不是挑刺而是支持,从而使不愿接受监督到主动接受监督。
服务中心“实参政”。参政议政是政协选择党政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课题,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及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委员作用,积极献计献策。政协的建言献策,虽是务虚,但我们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时要虚功实做,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择那些事关全局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切实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靠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赢得党委政府的采纳,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履行“三大职能”中的作用,就需要我们政协委员持之以恒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就需要我们政协委员要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事业心;就需要我们政协委员要有胆识与担当。如此就能有所作为。成为党委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智囊”,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从而发挥政协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在我们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点工程的推动中都能看到我们政协委员的身影,并能在其中掌握话语权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政协委员!”
(作者:李德成 宜宾市江安县政协副秘书长、经济委主任)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