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建言献策

丁亮——推动文化场馆提档升级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十五分钟文化圈的推行,图书馆、王昆大剧院等文化场馆的建设,东台发绣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入选等等……,无一不激发了文化发展动力,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

321日、22日,我随市政协组织的调研组去南通海门区、苏州张家港市、南京江宁区等地学习考察,三地大胆创新、重点突破、打造亮点,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两天的走访学习,提高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也对我市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和成果,对我市进一步提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是提档硬件配套,推动质态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应成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经常出入、参与其中的精神乐园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市的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在台城老百姓心中奠定的特殊文化地位。为了让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建议在广大市民群众及外来游客中通过文化惠民,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能见度、知名度、参与度。挖掘我市历史人文资源,寻美东台,借助名人效应,建设设施功能现代、文化内涵丰富的纪念馆、非遗馆、文化服务综合体,建议尽快建成美术暨吴为山艺术馆,让东台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名人擦亮东台书画之乡的金字招牌,让城市名片更加鲜活起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把文化、历史、经济元素有机串联、推动文化场馆提档升级,把文化软实力做硬,助力城市发展。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增强服务效能。最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冲击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如今疫情影响已成过去,建议抓住经济回暖、百姓群众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如积极倡导各行业、各界层人士成立文化志愿者协会,利用现有的场馆设施,鼓励社会团体、文联各协会、文化志愿者、爱心企业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可让一些协会挂钩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开展公共+公众服务模式,形成文化服务事业的整体合力。常态化开展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有机融合,提升一路走来还是东台文旅品牌建设,将之融入非遗文化、专题教育、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等活动,与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丰富生动的艺术表演结合起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发展,从而实实在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能。

三是倡行文明实践,涵养精神富有。在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实践中,若公众市民能广泛参与、社会力量能积极加入,则能转化为服务之源,扩大服务的内涵。建议围绕我市教育、科技、医疗、法律、健身、全民艺术知识普及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一、质量不高的现状,补齐对乡村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在文化供给方面的短板。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让老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家门口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社会全方位进步的体现。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书画文化服务工作的政协委员,今后将积极投身到文化服务志愿活动中去,市美术家协会也将在今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强富美高新东台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精神力量。


【字体: 【打印文章】